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專題
搜 索
北安市城郊鄉:強化產業扶貧 助推脫貧攻堅
2020-05-21 14:32: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北安市城郊鄉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強化產業扶貧,從調整產業結構入手,深入推進特色農業產業扶貧,強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創新利益聯結機制,構建產業帶動能力強、脫貧成效顯著的產業扶貧新格局。

 
  最近幾天,記者在城郊鄉革命村采摘大棚內看到,村民們在大棚內往來穿梭,正在忙著栽種草莓、香瓜、西瓜等秧苗。

  為有效提高貧困戶收入,解決貧困戶穩定增收問題,今年城郊鄉在脫貧攻堅『回頭看』工作中,因地制宜,引導貧困群眾發展產業,並把貧困戶、低保戶、五保戶等低收入群眾吸納到產業鏈中,讓他們不斷增強自身造血功能,依托產業謀求脫貧致富。革命村草莓采摘園產業扶貧項目僅是城郊鄉脫貧攻堅工作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城郊鄉始終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工作的出發點,緊緊圍繞『三落實』,在把握細節、提昇效果上下功夫,讓扶貧工作更精准、更紮實、更有效。積極落實產業扶貧政策,城郊鄉將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重中之重,采取『1+N』產業疊加模式,從政策引導、激發內生動力、保障可持續性等角度入手,精准施策抓產業扶貧,每戶貧困戶至少有一項脫貧產業支橕,實現貧困戶產業全覆蓋。集中式光伏發電項目帶動建檔立卡戶275戶,實現戶收入1000至3000元。同時為有勞動能力的建檔立卡戶59人設公益崗位,每人通過勞動獲得光伏發電項目收入3000元。2019年,雙青、建民、向前三個村實施農機耕作隊扶貧項目,帶動貧困戶116戶,每戶實現增收1000至2000元。新華村、革命村、向前村通過溫室大棚產業帶動貧困戶154戶,實現戶增收500元至3000元。發展苗木產業,帶動136戶貧困戶,每戶年增收1500至3000元。同時,城郊鄉組織各村發展庭院經濟產業,通過組建種養殖聯合體,帶動貧困戶利用房前屋後發展庭院種植和養殖,並簽訂回收訂單,實現增收800至2000元。目前全鄉有一項扶貧產業的143戶,有兩項扶貧產業的208戶,有三項以上扶貧產業的330戶,產業帶動收入最高達13000元。

  強化政策落實,聚焦『兩不愁、三保障』,落實飲水安全、危房改造、健康扶貧等政策,努力構建嚴密的貧困戶生活保障網。強化工作落實,聚焦『嚴』和『實』的要求,促進脫貧工作更加精准、更加富有成效。嚴格把關,動態調整程序,認真抓好問題整改,嚴格駐村幫扶,樹立脫貧典型,激發內生動力,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通過挖掘樹立貧困群眾中脫貧致富、孝敬老人等先進典型,努力營造脫貧致富光榮的鮮明導向,激發脫貧致富奔小康的乾勁決心。持續鞏固『三通三有』成果,堅持把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結合,一體推進,改善加強村屯基礎設施建設,打造美麗、宜居的新農村。富裕了鄉親,美麗了村屯,發展了生態農業,促進了綠色發展。城郊人要把脫貧的種子播撒在希望的土地上,把富裕的碩果裝進農民的口袋。

責任編輯:呂博

【專題】北安脫貧決戰時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