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教育培養青少年創新精神
2019年04月23日 02:08   編輯:呂博


  哈爾濱市花園小學的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做科學實驗。李瑩 黑龍江日報記者彭溢 攝

  《新型淨鞋器》《離子風加濕器》《家庭生活廢水收集再利用除油污物沈淀淨化水裝置》……您一定不會想到,這些國家專利的擁有者是我省中小學生。

  今年2月,國家知識產權局辦公室、教育部辦公廳聯合下發了《關於確定首批全國中小學知識產權教育示范學校及第四批全國中小學知識產權教育試點學校的通知》,我省哈爾濱市繼紅小學被確定為首批全國中小學知識產權教育示范學校,哈爾濱市花園小學、雞西市第一中學被確定為第四批全國中小學知識產權教育試點學校。

  這三所學校是如何開展知識產權教育的?

  哈爾濱市花園小學校長曹永鳴介紹,近年來,學校將知識產權教育納入學校的七大課程板塊中,在信息科技課程、綜合課程和德育課程中,把知識產權有關知識與學科教育進行有機整合,開設了《AI人工智能》《科學幻想畫》《探索宇宙的奧秘》等一批科技教育類選修課程,在不同年級開展《設計營養餐盒》《設計霧霾口罩》《探秘靜電》等項目研究,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活動增強知識產權意識和科技創新意識。學校每學年度上學期舉行科技嘉年華、下學期舉行科技創意周,為學生搭建創意平臺。目前,學校7名學生獲得了國家專利。

  哈爾濱市繼紅小學則注重向學生滲透知識產權保護理念,鼓勵孩子將所學知識轉化成實踐,並在此基礎上大膽創新。開設的創客課程,與哈爾濱工程大學等科研強校結對,為學生的汲取知識、動手實踐及參觀學習等提供便利條件。學校還在每周二下午開展社團活動。其中,非遺工作室的魚皮創作、多彩布藝、民藝剪紙和傳統紋樣四個社團將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與小學美術教學相結合,為喜愛藝術的孩子們開闢了獨特的實踐機遇。《不倒翁水杯》《一種雙輪平衡鞋》等24名學生的創意獲得了國家專利。

  雞西市第一中學成立了知識產權教育領導小組,制定了知識產權教育師資培訓制度,鼓勵教師參加各級各類知識產權教育的培訓和研討活動,教師綜合素質不斷提高。立足社團活動課陣地,利用科技創新中心教研室編寫的《幫你練就一雙靈巧手》《愛迪生實驗室》《簡易機器人制作》等多本科技校本教材及學校購進的各種器材,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邀請專家對學生進行《知識產權法》《商標法》等專題講座,對學生講解申請國家專利的過程。在2018年中國少年科學院『小院士』評選活動中,該校有多名學生獲得課題研究成果評選一等獎及『小院士』稱號。

  據介紹,全國中小學知識產權教育試點學校自2015年開始評選,截至目前,我省已有5所全國中小學知識產權教育示范試點學校,8所省級知識產權教育示范試點學校。省知識產權局將指導我省入選學校充分發揮示范帶動作用,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知識產權教育活動,使學生近距離感受當下最流行的科學技術,鼓勵學生主動發現、主動創造,在孩子們心中種下科學的種子,為創新型人纔培養提供基礎性支橕。(張雅欣 黑龍江日報記者彭溢 見習記者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