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上午,拜泉縣三道鎮和樂村熱鬧非凡,首屆『和樂采摘節』在和樂村隆重舉行。近百名拜泉縣的居民齊聚和樂村,共同參加為增加貧困戶收入而策劃推出的極具地方特色的自辦節日。


室外已經是冰天雪地,而在和樂村,卻是一片春意盎然。記者在西紅柿采摘現場看到,紅紅的西紅柿、碧綠的苦瓜、紫色的茄子,還有少見的秋葵,20多度的室內溫度,讓人好像來到了冬天裡依然溫暖的熱帶三亞。今天一早,足足兩大巴、近百位拜泉附近的朋友專程來到和樂村,現場采摘和樂西紅柿。和樂村的村民敲鑼打鼓扭秧歌,用最熱情的方式歡迎這些采摘客人。看到一串串鮮紅可人的西紅柿,采摘的客人們禁不住拍照合影留念,采摘正酣。來自拜泉鎮的張女士禁不住先嘗一口就嘖嘖贊嘆:『太好使了,原生態,味道好,吃的放心,吃的健康。如今生鮮市場上售賣的西紅柿,個大圓滑,形象好氣質佳,可偏偏有人說,現在的柿子不好吃,沒有柿子味。而和樂的西紅柿就有西紅柿特有的果蔬味,是兒時的味道。』一上午功夫,采摘的客人們都滿載而歸。
和樂的西紅柿為什麼好吃?采摘現場,和樂村黨支部書記林明簡單幾句話道出原由:土質好,水質好,技術好。據了解,柿子大棚的建設,下挖一米半,地下為無污染的千年塵封的沃土,而且柿子自然生長,從種植到成熟四個月,不用任何生長劑、化肥農藥,完全有機種植,而且使用無任何危害的果蔬用營養劑。

談起西紅柿大棚項目引進,黑龍江廣播電視臺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林德峰侃侃而談,和樂村原來是一個軟弱渙散村,2017年6月,林德峰擔任駐村第一書記之後,經過深入調研,確立了發展極寒地區非取暖型雙層日光溫室大棚這一精准扶貧項目。該項目是由龍廣電駐村扶貧工作隊引進的扶貧項目,由山東樂義集團和中蔬農業裝備有限公司無償捐助給和樂村1棟使用面積1.35畝、價值70萬元的專利產品『極寒地區(非取暖)型雙層日光溫室』。今年5月,極寒地區非取暖型雙層日光溫室大棚開始建設。溫室建成後,由山東樂義農業科技職業培訓學校提供全程技術指導、指定產品品種種植,回收全部產品。該項目收益將主要用於全村村民普惠和特困救助,使用期15-20年,預計今年收益10萬元,明年全年收入20萬元,利潤10萬元。目前,溫室大棚出產的兩萬多斤西紅柿即將上市,持續產生的經濟效益將回饋貧困戶及全體村民,讓和樂村的脫貧攻堅工作,再上新臺階。
據該縣縣委宣傳部王巍部長介紹,『和樂采摘節』是駐村第一書記林德峰努力推進的精准扶貧措施,今年是第一屆,我縣還要繼續辦下去,讓『和樂采摘節』在和樂村落地生根,成為拜泉縣精准扶貧精准脫貧的一張靚麗名片。『和樂采摘節』的圓滿舉辦,為和樂村棚室經濟的立體發展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助推了駐村第一書記精准扶貧產業的健康發展,更為拜泉縣高質量發展棚室經濟、實施產業扶貧戰略、推進精准扶貧精准脫貧探索了一條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