澆冰:『負責』態度第一位
看似簡單學問多
——冰面薄厚相差一公分,都會引起運動員不適應
冰面上的坑窪、冰場護板邊緣的冰面凹陷,會導致運動員身體受傷
『冰面的平整度、光潔度、厚度等指標是否合格,直接影響冰球運動員的發揮,我們只有把這些做好了,纔不至於影響運動員獲得好成績。』中心場地班李雲輝一語道出了場地保障的重要性。
在冰球比賽間隙,大家總能看到澆冰車在冰面上來回工作,這就是李雲輝所在場地班所,承擔的一項重要任務——『澆冰』。
澆冰車具有鏟、刮平、收集、澆水、抹平等功能,別看這一遍遍地澆冰、補冰看似簡單,裡面的學問也挺多。
冰澆厚了,冰面踩上去就硬;冰澆薄了,冰面踩上去就軟。冰面薄厚也許只相差一公分左右,但冰面質感上的軟、硬,都會引起運動員不適應,無法專注進行比賽。
而冰面上由於激烈比賽留下的坑坑窪窪,以及冰場護板邊緣的冰面凹陷,如果不及時進行補冰等處置,還會導致運動員身體受到傷害。
『做好場地保障特別是澆冰工作,不但是對參賽運動員的身體負責,也是為每支參賽隊在同樣冰面情況下比賽的公平性負責!』李雲輝表示。
此次夏季冰球季邀請賽參賽隊伍多、規模大、時間長,對於澆冰工作的要求也很高。李雲輝與場地班的其他同志,就如同前幾次大型冰球賽事一樣,提前就開始了全面檢修工作。特別是澆冰車的維護、刀片的檢查與更換等重點環節,全都從頭捋一遍。
按照賽事日程安排,今年冰球季每天大概有二、三十場比賽,加上訓練和適應場地等環節,每天澆冰的任務量照以往翻了一番。李雲輝與同事們定好了排班表,兩人一班,做到全天24小時人輪休機器設備不休,確保賽事的正常進行。
『澆出讓來自各地的運動員使用起來感覺舒服的冰面,讓大家體會鶴城冰上運動的高水平。』成為李雲輝和同事們心中追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