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專題  >  專題新聞
搜 索
不忘初心 用愛和責任詮釋職教夢想 ——記嫩江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學校萬東
2018-05-08 14:36:01 來源: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萬東是嫩江縣職教中心學校音樂專業課教師。在從事音樂教育工作30年間,不斷在學習中感悟、成長、收獲,在永恆的育人探索中,承載著挫折後的苦悶與彷徨,經歷著成功的喜悅與自豪,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用愛和責任詮釋職教夢想。

2016年職業教育宣傳周萬東指揮學生合唱,嫩江縣職教中心學校提供

  如願以償當『園丁』

  萬東從小就夢想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學生在通往幸福的路上,撒滿歡笑與花香。初中畢業後,因家庭的原因,當教師的夢想隨之飄散。父親為了圓萬東的教師夢,便把她送到剛成立不久的嫩江職業高中學前教育專業學習。感謝蒼天的眷顧,經過三年的刻苦努力,1988年5月留校成為以工代乾的專業教師,接到通知書那天,萬東逢人便喊:『我要當老師了。』

  剛參加工作時,擔任職業高中幼師專業三個班的樂理課、聲樂課、舞蹈的課程。1988年9月的一天,當萬東下課走進辦公室,只見校長陪著一個陌生人坐在辦公室裡邊,見萬東進來,他站起來衝萬東笑著說:『你的課講得不錯啊,我已經聽了一節課了。』萬東怔住了,眼前這個和藹可親的中年男子是誰呢?看她疑惑的樣子,校長連忙解釋道:『哦,忘了介紹了,這是地委於萬嶺於書記』。原來,他就是那個到學校檢查工作的於書記啊。於書記語重心長地對萬東說:『乾吧,你很有前途』,於書記欣然題詞:『職教苑中一朵奇葩』。於書記的題詞一直在激勵著萬東,每時每刻從未懈怠過。多年來,當別人合家團聚在電視機旁欣賞那精彩的電視節目時,萬東總是坐在一摞作業本、教科書、參考書中間,構思著明天的教案。夜深了,婆母一遍又一遍地埋怨又疼愛地說:『都幾點了,還不去睡覺。』每當這時,萬東總是望望年邁的婆母莞爾一笑,繼續思索著適合學生的最佳的教學方法。

  13年代課教師的辛苦,經營著微薄的收入,同期留校的其他教師,陸續離開學校,另謀他就。兒時夢想,讓萬東堅守著那份夢想和責任,始終如一地播撒著希望種子。

  愛心助學生成人成纔

  職教的學生80%來源於農村,其餘20%的學生大多是城鎮低收入家庭。這賦予職教老師一項特殊使命,保障學生有學可上、上好學,有效就業、體面就業,能持續發展。2011年所帶班級的學生劉麗麗,一名在聲樂和舞蹈方面極具天賦的學生,可她上到高二時,非要退學,萬東惋惜之餘,找到了她的父母,原來是因為家庭太困難,交不起幾百元的學費,這個懂事的孩子不想增加家人的負擔,提出不再讀書。萬東提出資助她上學,可她堅決不同意,當時正值創辦幼兒園的學生請萬東推薦實習教師,於是萬東推薦劉麗麗,並和她們談了具體情況,她們欣然同意了萬東的建議,並破例給了一定的報酬,學費問題解決了,劉麗麗高興地回到了她喜歡的課堂,堅持完成學業,並以優異的成績考入省幼兒師范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畢業後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到了理想的工作,讓辛勞的雙親享受到了幸福。

  20年間,萬東先後推薦了22名學生到幼兒園擔任實習教師,解決她們的學費、生活費的難題,使她們完成了學業,畢業後有的學生昇入高等院校繼續深造,有的學生選擇自主創業,使貧困學生有了一個美好的未來。

2017年『職教宣傳周』萬東組織學生技能展示前的合影,嫩江縣職教中心學校提供

  嘔心瀝血獻職教

  教師專業成長的歷程,是對教育多一點執著,對教學多一點追求,對學生多一點關愛。休產假時,學校缺少專業課教師,兒子剛滿一個月,她就開始緊張忙碌的工作。當時幼小的兒子只吃母乳,不吃奶粉。把兒子帶到學校,又沒人給照料。中途回家喂孩子,道路又很遠。沒辦法,孩子只好飢一頓,飽一頓的。就這樣,孩子一周歲多了,還沒長一個牙,頭發一根根都豎上了天。好心的鄰居嬸子、大娘勸萬東說:『快點帶孩子到醫院看看去吧!這孩子肯定有毛病!』萬東說:『馬上就考試了,考完試吧。』『還等考完試,孩子的病可耽誤不得!』嬸子大娘著急地說。這萬東比誰都清楚,哪個當母親的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活潑。然而,還差幾天就要參加高考了,學生們都眼巴巴地盼望多學點知識考重點大學呢。萬東又怎麼忍心耽誤孩子們的功課呢?畢業班送走後,萬東帶孩子到醫院檢查,纔知道孩子患的是缺鐵性貧血,缺鋅、缺鈣、缺維生素。聽著醫生的聲聲責怪和埋怨。萬東哭了,哭成了淚人。經過暑假的精心喂養和治療,孩子慢慢地恢復了健康。萬東又該上班了,孩子怕媽媽再把他丟下,用小手摟著萬東的脖子,哭著喊著,不讓萬東走。每到這時,萬東總是變著法地哄騙他。起初是:『孩子,在家等著,媽媽給你上班去。』孩子不知道上班是拿什麼好吃或者是好玩的,高興地等著,可是只騙了一次,就不靈了。以後是媽媽給你買小飛機去,買小汽車去等等。萬東幾乎是說盡了所有他愛聽的話,然而孩子不再相信萬東了。即使萬東說的是真的,他也不再相信了。就這樣耳邊總是伴著孩子的哭叫聲踏上上班的路,但只要站在講臺上,這哭聲便早已從萬東的耳旁飛到九霄雲外了。兒子『先天性不足』,2010年6月參加高考,成績不理想,只能選擇一所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高職院校,接到錄取通知書時,孩子哭了,萬東也哭了。

  2008年的一天,母親上街,不慎被車撞倒,當萬東趕到醫院時,母親已經永遠離萬東而去。父親在失去親人的打擊之下,住進了醫院。萬東既要處理母親善後之事,又要照顧住院的父親,學生眼巴巴等著上課。母親車禍不處理不行,父親不照顧不行,學生不上課更不行,她心急如焚。學校領導見此情景勸萬東說:『請一個月的假吧。』可她放心不下學生呀,她們即將畢業迎接新挑戰,這個時候還找代課老師,不行。盡管校長、老師、學生們知道這消息後都來看萬東,安慰萬東在家多待些時間,處理好事情,調整好情緒。但萬東還是咬咬牙,把父親托付給了親屬,硬橕著上班了。只有利用星期天再去看望醫院的父親、四處奔走處理母親善後事情,讓萬東感到欣慰的是父親沒責怪一句。

  2013年3月萬東的愛人因操勞成疾而離世,望著古稀之年驟然失去親人的婆母,看著畢業後回家沒有工作的兒子和祖孫三代人的蝸居,潸然淚下,悲苦的心情動搖了對夢想的追求。學生孫婷婷了解情況後,高薪聘請她到北京工作。回想起這些年的坎坷與堅持,學校和同事們的關心與鼓勵,學生們的希翼與期盼,萬東委婉謝絕了學生的盛情,毅然返回了令她魂牽夢繞的校園,繼續著追夢的腳步。

  30年教學生涯,愧對孩子,愧對親人,但親人們的理解和支持,增添了戰勝任何困難的信心與動力。在堅強的堅守中,連續擔任了18個教學班的班主任,培養了1100餘名畢業生,這些學生分布在省內外,成為幼教戰線和其他行業的技術骨乾:89屆學生高菲畢業後創辦了嫩江高菲藝術學校,現發展成為五個分校、教師27名、在校生達到821人的頗具規模的民辦藝術學校,成為嫩江藝術教育的旗幟;董光霞、劉蘭、姜丹等20多名學生自主創業辦起了霞光等幼兒園,成為嫩江民辦幼教機構的骨乾力量,得到家長的廣泛認可和社會的好評; 2005屆學生李靜哈師大學前教育專業畢業後受聘於北京市昌平區天通苑紅黃藍親子園,2015年8月在涿州市中心商場開設第一家親子園,至今已有200會員;2006年屆學生孫婷婷對口昇學考試中,以黑河市技能和技能理論第一的成績考入黑龍江省教育學院學前教育專業,畢業後受聘於北京紅黃藍幼教機構,現擔任北京紅黃藍幼教機構華北大區經理主管;2010屆學生郭二石2014年在哈爾濱市文昌街創辦哈爾濱明成挖掘機零件批發商行經過多年努力經營現已發展成為有員工15人、年營業額5000餘萬元。

  三十年的教學生涯中,在周而復始地傳授著成型、成人、成纔的真諦。看著學生們踏著歡快的旋律,舞動著堅實的青春舞步,一步一步走向理想的彼岸,從陌生到熟悉,一批批學生就像是萬東生命中的過客,但她們是萬東老師用心血鑄就的勞動成果,是堅韌中堅守、平凡又偉大的職教人生的力量源泉。

責任編輯:王蕊
【專題】2018年黑龍江省職業教育活動周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