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專題  >  專題新聞
搜 索
平凡職教事業 輝煌職教人生——記哈爾濱市航空服務中等專業學校校長孟北明
2018-05-04 16:03:06 來源: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孟北明,男,1960年2月出生,大學學歷、副教授,198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現為黑龍江省政協委員、教科文衛組成員、哈爾濱市南崗區工商聯合會副主席、省職業教育學會理事、市中華職教社理事,先後榮獲省職業院校『十佳』校長、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市『身邊好校長』等榮譽稱號。

孟北明校長代表學校與韓國韓亞航空公司簽訂國際校企合作協議,王加祥提供

  逆境中的不放棄與堅守

  孟北明同志1982年7月參加工作,為原哈爾濱電子儀表廠企辦中專教師,一直工作在職業教育一線上。1997年恰逢企業改制破產,學校從企業中被剝離,他也因此成為了一名下崗職工,但他沒有放棄教育事業,而是帶領10名同樣面臨下崗的教師,在沒有校捨與資金的情況下,毅然提出『破三依,樹三自』,即破除依賴、依靠、依附的思想,樹自立、自強、自我發展的意識,頂住重重壓力,將已經停辦的學校改制繼續辦學,並精准定位了當時社會幾乎空白的航空服務專業,由此使學校成為北方第一所開辦該專業的職業院校。

  由於創業初期缺乏參考目標,雖然專業已經確立,但沒有專業教師和課程體系的困境再次考驗他們辦學的決心。為此孟北明帶領幾名教師在幾經周折後終於有機會走進航空公司當『學生』,他們和年輕的新晉實習生一樣練站姿、背廣播詞、學習各項專業技能,在所有的學習者中他們成了最特殊也是最『美』的幾個人。他們堅定的決心,勤奮刻苦學習的態度,感動了航空公司的領導,也得到了業內人士的認可,經過不懈努力,終於帶回了先進的專業培訓知識和職業規范技能,並融合了自己多年職業教育的經驗,歷經5年將航空服務專業打造成了市、省級重點專業,成為學校發展的龍頭專業,在國內民航業中樹立了較高的信譽度和知名度。學校也由最初的15名學生發展到現今在校學生6500餘人、一線教職員工375人、佔地面積10.8萬平方米的現代綜合性職業院校。

  辦學多年來,學校先後被評為省、市職業教育先進單位,招生就業先進集體,是省『陽光工程』教育培訓基地、哈爾濱市文明單位標兵、光彩事業示范基地,藝術人纔基點校,創業培訓基地。2015年,在省市教育主管部門的大力推薦下,成功的被教育部確定為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成為全國獲此殊榮的兩所民辦中職學校之一。

  孟北明及同仁逆勢中的不放棄和堅守終於收獲了豐碩成果,將一所瀕於消亡的企辦學校,引領走上了一條不斷創新、與市場和社會需求緊密結合的高速發展之路。

孟北明校長在學校『攜手你我,共「舞」美好未來』迎國慶主題文化酒會上致辭,張雪松提供

  發展中的追求與創新

  『創新的魅力在於不斷提昇自我,拼搏的魅力在於無悔的進取』,這是孟北明常說的一句話。他也把他的這種思想付諸於行動。首先,在辦學思路上創新,所有工作圍繞『市場』運轉,樹立正確的與市場經濟接軌的職業教育理念,他強調職業教育學校發展必須與社會需求掛鉤,做好學生、家庭、企業之間的『紐帶』,由此確立『三滿意』的辦學宗旨,即學生滿意、家長滿意、用人單位滿意。其次,圍繞市場需求科學開設專業。他常年深入社會各階層,積極走訪各行業,研究職業市場走向和社會發展的節奏,上至國家相關政策,確定學校的專業建設和發展方向;下至基層把握一線職業市場的需求,將企業需要什麼樣的人纔、需要具備什麼樣的專業技能、最新的科技前沿動態等信息進行整合,作為學校各項工作開展的『中心』。由此在航空服務專業的帶動下學校又先後開設了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鐵路運輸管理、高星級飯店運營與管理等服務類專業;在服務於地方經濟的定位下,開設了數控技術、飛機及發動機維修、物流服務與管理等專業;隨著社會經濟與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又增設汽車整車與配件營銷、計算機動漫、老年人服務與管理等專業。

  居安思危不固步自封的創新意識,使學校隨著職業教育蓬勃發展的潮流迎來跨越,自2012以來學校年均招生人數2500人左右,年就業人數達2200人左右,良好的辦學信譽也使學校逐漸成為黑龍江中職教育的一面旗幟!

  光彩事業的『捨』與『得』

  隨著學校的穩步發展,辦學效益也逐漸變好。那麼收入增加了用來乾什麼?這是民辦學校普遍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也直接反映了一所學校發展的戰略與格局。無疑孟北明在這方面再一次展現出自己在『捨』與『得』上的不同。

  『無論是什麼性質的教育都必須回歸教育本身,這是一份深耕細作的事業,我的背後是眼含期望的家長、急待培養的學生和一心一意做教育的老師們,我必須不遺餘力』,孟北明不僅在全校教職員工大會上如是說,他也將這一想法貫徹執行。首先,投入巨資改善辦學條件和擴大辦學規模。先後建設含波音737、737-800航空服務訓練艙、模擬動艙、空客319/320艙門訓練器、滅火艙,麥道90艙門訓練器、模擬駕駛器、值機、安檢在內的國內一流的航空實訓基地2個;建設含和諧號高鐵服務動車、車站安檢等一體的鐵路實訓基地;購置了初教5、6型飛機及發動機、數控銑床、普通車床、仿真教學軟件等實訓設備建成數控-飛機發動機維修實訓基地;建成全省先進的汽車實訓基地;全校所有教室均安裝交互式電子白板,實現全員多媒體教學。其次,堅持『內培外引、專兼結合』的原則,打造一支業務精湛、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使之融科教能力、業務能力和社會能力於一體,花重金大批派送專業教師外出學習,包括參加國家、省、市及出國培訓;聘請企業專家、外教到校授課,基本實現『班班有外教、堂堂課精彩』效果;再次,他在深度把握現代企業崗位對專業人纔的需求後,於2006年開始提出打造學生第二課堂,即免費配備師資及設備,利用業餘時間為學生開設特色課及社團課,使大多學生在自身專業學習外掌握一項特長,提昇其綜合素質,受到學生及家長一致贊揚,用人單位也給予了高度肯定的反饋。

  辦國際化學校的『點』與『面』

  2010年初,隨著學校規模的不斷擴大,孟北明在經過將近半年的調研和對市場的把握後,毅然提出『辦國際化學校』的戰略定位,將各專業教學標准與國際行業接軌,這在全省的職業院校中都算是一種創新與開拓,尤其是對於一所民辦學校來說更是一個巨大挑戰。2010年2月18日,學校與韓國韓亞航空公司在馬迭爾賓館凡爾賽宮正式建立國際校企合作關系,這也拉開國際化辦學帷幕,隨之3月即派出首批27名師生赴韓學習,此後年均保持兩批次赴韓亞航空培訓。此後,學校又以按批次派送師生培訓、邀請國際行業專家到校封閉培訓等形式先後與韓國明知專門大學、荷蘭國際管家學院、西班牙美塔基學院、德國馬格德堡職教集團、愛爾福特手工業協會職教中心等建立國際校校合作、校企合作關系,形成以『點』及『面』的局面。面向國際的辦學思路,將國外先進的辦學理念、授課形式及崗位標准帶回來,使學校工作各方面開始具備一定的國際思路和著眼點,使學生掌握了更加先進的技能水平,有了更為廣闊的就業出路;教師隊伍迅速成長,極大的提昇了學校教育教學水平。

  桃李芬芳回報社會

  『教育說到底是一份講求「回報」的事業』,這是在學校發展中孟北明始終的強調。首先,他充分認識到職業教育『出口暢,入口纔能旺』的道理,親自抓學生就業,堅持『不經過考察,決不安排一個學生』的原則,帶領就業辦的同事一年中有半年以上都在跑就業市場,每一家企業和就業渠道都親自定位和疏通,常年無休的高強度工作,使他患上了嚴重腰椎疾病,帶病工作已經成了常態,而這應該是來源於他始終執於職教事業不懈的精神。在他的親自帶領下,就業工作連年取得優異成績,迄今為止,先後向國內外各大航空公司、機場、鐵路、地鐵、政府機關和500強企業、工廠輸送空姐、空保、地勤、列車員、文職等各類服務人員和新型技術工人3.5萬餘人,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成為『安排一個學生就業,幸福一個家庭』的典范;其次,他積極利用學校自身優勢,成立培訓部門,專門為省內各服務類企業、窗口單位如龍塔、哈大高鐵、哈西客站、各銀行、醫院等進行崗位服務和禮儀培訓,極大的提昇了企業服務水平,促進了企業發展,也增強了學校的社會性航空服務能力的輻射能力;再次,隨著學校綜合實力與文化品牌的提昇,社會認知度的越高,組織師生先後承接和志願服務了歷屆哈洽會、冰雪節、濕地節、中俄博覽會、省黨代會、團代會、綠博會、醫博會,全國特奧會、世界大冬會、上海世博會等國內外大型活動,學校也逐漸成為代表龍江形象的一張靚麗名片。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作為一名立於職教發展潮頭的典型代表,孟北明在自己不忘初心的神聖使命感引領下,一如既往的堅守在職業教育的最前沿,而他自身也完成了一名由瀕臨下崗教師到一名優秀校長的成功蛻變!相信在未來的發展中,學校在上級教育部門的指導下,在他的繼續帶領下,定能書寫更加輝煌的職教新篇!

責任編輯:王蕊
【專題】2018年黑龍江省職業教育活動周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