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芝說過:教育不僅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而我要說技能培訓是一把淘金的鑰匙,擁有它便能叩開人生的幸福之門。
技能培訓,是我國教育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纔的基礎工程,更是幫助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2014年6月在北京召開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前,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就職業教育發展做出重要指示,他強調,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培養多樣化人纔、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職責,必須高度重視,加快發展。

黨中央吹響了重視職業教育技能培訓的號角,樺南縣堅持『以注重實效,以市場為導向』的培訓宗旨,積極開展就業技能培訓活動。通過對全縣范圍內的富餘勞動力就業現狀以及培訓資源的深入調查,再結合各用工單位的需要和崗位需求,廣泛開展以需定培、以培供需的訂單式培訓流程,打造出『培訓、就業、保障』三位一體的培訓模式,尤其為外出務工人員建設了九大服務站,為外出務工幫助聯系工作和做好維權,外出務工的人員提供服務,最終,在不斷的嘗試和創新中走出了一條因地制宜的職業教育培訓之路,助力了國家的精准扶貧政策,同時也為各用工單位輸送了切實滿足需求的專業人纔。更為重要的是,為貧困群眾找到了一條切實可行的脫貧致富之路。
培訓之路越來越寬,培訓的腳步越走越快,各種培訓班如雨後春筍迅速遍及樺南大地,自2014年以來樺南縣開辦導購員班2期;廚師面點班10期,參與培訓人數800餘人;開辦育嬰員和養老護理員培訓班43期,有1124人通過佳木斯市職業技能鑒定中心考核結業,近45%的學員實現就業。在這一批批的學員中湧現出很多的脫貧致富的典型案例,真正的實現了『培訓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家』的目標。隨著培訓的鮮花在樺南大地的競相開放,累累碩果也布滿枝頭。

2017年6月7日,一個令唐振華難忘的日子,終於露出久違了的笑容,堅定的目光凝視著更遠的遠方!
唐振華夫妻二人曾因治病欠下了大筆外債,並且要供孩子上大學。種地的收入短時間無法擺脫貧困,生活的壓力使得他喘不過氣來。2014年,在包扶乾部的推薦下,參加了職教學校的『全免費』養老護理員(護工)技能培訓班,學習了病患陪護的基本技術。年底,在就業部門的推薦下,唐振華把家中的八畝耕地流轉出去,到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上崗了,月薪竟然達到4000元。上崗第一天,這個老實本分的農民對這份工作惴惴不安,在病房外徘徊了很長時間也不敢進去,而是把電話撥到就業培訓基地老師那裡。在老師的鼓勵下,唐振華終於邁出了第一步,看到病患家屬熱切的目光,唐振華既增強了信心又堅定了決心,把陪護技術運用到實踐中,用他的精心與愛心贏得了患者和家屬的信任。2015年7、8月間,唐振華已經成為一名熟練護工,並且在哈醫大附屬腫瘤醫院肛腸科謀得了收入更好的工作,一乾就是兩年多。2017年6月唐振華得到了縣委、縣政府投資改造培訓基地的消息後,為了回饋就業部門,讓已經考取國家公務員的獨生子免費為縣轉移就業培訓基地做了牆體彩繪。在就業部門組織的『新老學員交流會上』,唐振華告訴大家,自己已經光榮脫貧,走在了社會主義的康莊大道上。
無獨有偶,樺南縣樺南鎮民富村肖兆香也迎來了人生幸福的春天。2015年,44歲的她遭遇了『滅頂之災』——丈夫在治療兩個多月、留下二十多萬元外債的情況下不幸去世了。面對苦難,肖兆香整日以淚洗面,一度產生輕生的念頭。的確,一個農村婦女,尋求改變現狀的出路真的很難。2016年底,樺南縣職教中心學校開展育嬰員『全免費』技能培訓的消息讓她看到了希望。經過15天全封閉式理論、實操學習,肖兆香以優異的成績結業。2017年初,在就業部門的幫助下,樺南縣轉移就業示范基地——北京東方倍優天地公司錄用了肖兆香,成為一名月薪6800元育嬰員,第一個『單子』就簽約半年。由於育嬰技能過硬、為人朴實,肖兆香很快被客戶接納了,順利地完成了第一份工作任務。2017年7月,肖兆香接到了第二個『單子』,月薪提高到7800元,簽約半年。她算了一筆賬——扣除生活成本,每年純收入可達7萬元,加之樺南縣扶貧政策的支持,三年內就可以脫貧。隨著收入的增長,肖兆香脫貧致富的信心足了,精神更飽滿了。她高興地告訴就業部門的同志——東方倍優天地公司董事長張霞女士對她高度重視,承諾繼續為她漲薪。樺南縣另一家合作伙伴北京無懮草集團董事長左翼女士也向她伸出了橄欖枝,承諾一旦『斷單』,可以在無懮草公司接單上崗。
事實證明,通過技能培訓實訓、精准職業介紹,讓貧困群眾掌握一技之長,實現穩定就業、高薪就業,完全可以達到『培訓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家』的功效。同時,貧困群眾應當學習唐振華和肖兆香這種苦難壓不倒的『小草』精神,不等不靠,自強不息,做自己命運的主宰者。

像唐振華和肖兆香這樣借助樺南縣的職業教育培訓、通過自己的努力脫貧致富的群眾不在少數,更有不少群眾借此走出了縣鄉一級邁向了更加高端的就業市場。大八浪鄉檢草溝村婦女黃毅娟培訓合格後,由縣就業部門推薦到北京優培優聰公司開始接單上崗,目前她每月純收入一萬元以上。在她的影響下,該村的杜秀芬、房梅芝等貧困戶也鼓起勇氣參加了育嬰員培訓,成功在北京高薪務工。另外還有在哈醫大附屬腫瘤醫院就業的樺南護工72人,月收入都在8000元以上,真正實現了脫貧致富。
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職業技能培訓就是這樣一條為貧困群眾從根本上脫貧致富、打開幸福之門的可行之路。
除了幫助貧困群眾之外,樺南縣的職業培訓還惠及了更廣大的農民群眾。全縣192個行政村中,已建成鄉村級農民文化技校192個,配備專職人員140人,購置科技圖書4萬餘冊,各種設施200臺件,建設了高標准的農藝科技示范園10處,鄉村兩級的職業培訓功能和服務功能逐漸增強。我們一改以往在校園和黑板給農民授課的傳統做法,把課堂搬到了田間地頭,更直觀更方便更有效地讓農民在種植方法、土壤、施肥、良種培育、病蟲預防等方面,學到更多更好的種植技術。3年來,有160餘名涉農專業學生和教師到綠色食品加工廠和新曙光牧業實習培訓,全縣有210名種養殖大戶和種田能人接受職業技能培訓,每年培訓的農民人數在1萬人左右。這些各級各類的技能人纔的培養培訓,不僅讓職業成人教育找到辦學的方向和自信,而且使農民人均增收近500元左右,城鎮人均增收近千元。這些立足本地經濟發展的就業培訓,有力的促進了全縣的經濟發展,促進了創業增收。
經過長期的摸索與實踐,樺南縣形成了『以需定培,以培供需』、『培訓,就業,保障』三位一體的職業培訓模式,真正做到了立足於民、惠及於民,為從根本上幫助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提供了新的解決辦法,幫助農民提高了收入,樹立了樺南縣職業培訓的良好形象,促進了勞動力與人力市場間的有效銜接。
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裡。讓我們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共同攜手,扣開人生幸福的大門!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壽縣:『文藝+宣講』讓黨史學習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
- 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 『小』城市打造志願
- 張慶偉:持續提昇管理保護質量和水平 努力
- 哈爾濱市建立經營業戶誠信管理機制 3次違
- @高考生!多所駐慶高校招生計劃和方案已提
- 高考期間大慶天氣『和風陣雨』 最高氣溫29
- 大慶孤兒保障再昇級 最新政策走在全國前列
- 哈爾濱機場第二通道 迎賓路高架橋施工忙
- 首批"提速辦"事項清單公布 失業登記3個工作
- 夯實軟硬件『底座』 『教育新基建』將帶來哪些改變?
- 中國飛航事業60年背後的青年力量:青春鑄劍 航天報國
- 我國已開通建設5G基站99.3萬個 覆蓋所有地級市
- 穩中向好,抗壓前行——透視當前中國經濟時與勢
- 世界氣象組織:氣候變化導致極端天氣增多
- 美國半年浪費1500萬劑疫苗 衛生專家:真的很可悲
- 南非德班地區連發槍擊事件 四天內超10人遭槍殺
- 查出來了!日本莫德納疫苗混入異物為不鏽鋼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