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嵐,油氣田地面工程博士,重點從事油氣田地面專用設備和工藝的研發與設計工作,具有國家壓力容器A類審批員資質。先後被聘為大慶油田學術技術帶頭人和技術專家。作為負責人承擔了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重大專項8項、大慶油田科技項目16項、節能專項4項;共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7項、市局級科技進步獎20餘項,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1項、發明專利受理2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5項,獲國家軟件著作權6項,獲中國石油和化工勘察設計協會專有技術4項,參編專著1本,在國內外發表文章24篇(其中8篇英文、1篇被SCI索引、6篇被EI索引),編制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企業標准2項,編制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企業標准10項。作為《油氣田地面工程》和《石油石化節能》兩個國家級科技期刊的審稿專家,審查稿件160多篇。曾被授予『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優秀科技工作者』、『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公司傑出項目經理』、『中國石油工程建設科技創新先進個人』、『大慶市青年科技獎』、『創百年油田十大傑出青年』、『大慶油田巾幗建功立業標兵』、『大慶油田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2014年被評為大慶市第六屆(兩年一屆)青年科技獎,十名獲得者中唯一女性,排名第二。
1、油氣田地面專用設備方面:2003年-現在,作為項目長承擔了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科技重大專項《油氣田加熱爐及熱力系統提效技術研究與應用--新型高效加熱爐研制》,承擔了《數值優化在油田加熱爐上的應用研究》、《新型高效加熱爐推廣》、《高效仰角式游離水脫除器研制》等12個大慶油田公司級地面專用設備方面的科研項目。獲得實用新型專利3項;專有技術4項;編制中國石油企業標准1項,《油氣集輸系統用熱技術導則》;編制大慶油田企業標准6項,《加熱、分離、沈降、電脫水、緩衝原油處理組合裝置操作規程》、《油田加熱爐設計選型指南》等。作為設計審核人完成了相變加熱爐、脈動燃燒加熱爐、分離沈降加熱緩衝四合一裝置、仰角式游離水脫除器系列設備、旋流除砂裝置等設計任務。為大慶油田、塔裡木油田英買、遼河油田、冀東油田等工程設計與建設現場解決加熱設備方面技術問題;在東北石油大學、大慶油田人纔開發研究院、大慶職業學院、大慶油田培訓中心等處講授加熱設備、地面專用設備等課程幾十次,提高在用加熱爐及其他設備應用技術水平;從2012年開始配合大慶油田節能部門開展在用加熱爐提效工作,編制《大慶油田『十二五』後三年加熱爐提效實施方案》、《大慶油田2014-2017年各年度加熱爐提效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和《大慶油田加熱爐提效工作總結》,通過了中國石油勘探生產分公司組織的各項審查與現場督查,大慶油田在用加熱爐2830餘臺,連續四年每年提效一個百分點,實現減排量48.72×104t以上,節約燃料成本2.9億元以上,其他經濟效益4.8億元以上,超額完成了中國石油下達的節能減排目標,提高了油田開發效益,推動了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上游業務節能降耗工作的深入發展,降低了溫室氣體排放量,實現『綠色發展、清潔發展』。
2、油氣混輸工藝與關鍵設備方面:2008年-現在,作為項目長、技術審定人或技術骨乾先後承擔了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重大科技項目《多相混輸關鍵技術與設備研究》、《油氣混輸關鍵技術與設備研究》、《油氣混輸關鍵技術應用研究》,大慶油田公司科研項目《雙螺杆多相混輸泵的研制》、《多相混輸工藝及設備可視化實驗技術研究》以及塔裡木油田公司科研項目《高壓長距離氣液混輸配套工藝技術研究》。在油氣混輸工藝模式、混輸工藝模擬計算軟件、混輸管道水合物預測與抑制技術、混輸泵國產化技術、多相計量技術、段塞流捕集技術、混輸管網運行仿真監控技術、混輸管道衝蝕防護技術、混輸管道停輸再啟動技術、混輸管道清管技術等方面開展了大量研究工作,並取得了一些列成果,形成了一整套可工業化應用的油氣混輸技術體系,為我國石油行業油氣混輸技術的自主創新發展和趕超國際先進水平做出了貢獻。
3、二氧化碳驅地面工藝與設備。2008-2015年期間作為項目長或主要技術負責人先後承擔了大慶油田調研項目《二氧化碳驅地面工程配套技術調研》、科研項目《二氧化碳驅地面工藝適應性研究》、課題制項目《大慶外圍油田二氧化碳驅開發技術研究與試驗》。發明專利授權1項『2014107058145二氧化碳驅油井井口集油罐』;發明專利受理2項,『201510770766.2二氧化碳驅雙氣—雙液分離轉油工藝』和『201711393927.6 CO2驅羊角式環狀摻水油氣混輸集油方法、裝置和系統』;獲軟件著作權登記1項2014SR073353;編制油田公司企業標准1項,《Q/SY DQ0184-2016二氧化碳驅地面系統資料錄取規定》。同時,配合二氧化碳驅地面工程設計與建設,對大慶榆樹林油田難采儲量二氧化碳非混相驅樹16轉油站工程摻水集油工藝開展模擬計算,根據計算結果確定摻水量、羊角長度等工程設計所需重要數據等;承擔所有大慶油田二氧化碳驅工業化工程油氣分離器、多功能原有處理裝置、井口集油罐等核心處理設備設計工作。為大慶油田二氧化碳驅油開發提供了技術保證,僅大慶油田樹16轉油站『羊角式環狀摻水、油氣混輸技術』節省地面工程建設投資3100多萬元。同時為中石油冀東油田科技項目《冀東油田二氧化碳驅地面工程配套工藝研究》提供了技術服務,給出了二氧化碳驅采出流體集輸、處理系統工藝方案,符合油田實際情況,指導冀東油田生產,通過冀東油田公司組織的驗收,提高了大慶油田二氧化碳驅地面工程技術知名度。
曾獲獎項:
1、『數值優化在油田加熱爐上的應用研究』,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2
2、『油田在用加熱設備提效節能管理體系創建及應用』,中國設備管理創新成果一等獎,排名第3
3、『面向全生命周期的大慶油田科研項目優化管理平臺與應用』,中國石油和化工自動化行業科學技術二等獎,排名第5
4、『高含二氧化碳油井采出液地面系統腐蝕控制技術研究』,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8
5、『大慶油田CDM與CCER應用技術』,中國石油工程建設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排名第10
6、『膜法富氧助燃技術在油田加熱爐上的應用研究』,中國石油工程建設科技進步獎三等獎,排名第1
7、『海拉爾高寒地區單管集油工藝現場試驗』,黑龍江省城鄉建設科學技術三等獎,排名第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