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東北網 記者:王亮
賓縣常安鎮營口村黨支部書記、賓縣小農夫蔬菜專業合作社監事長楊寶軍
尊敬的各位領導,創業的朋友們,大家好:
很高興,有這樣一個機會,與大家共同分享創業中的點點滴滴、酸甜苦辣和創業的成就之感。我來自於賓縣,剛剛當選賓縣農民創業就業發展促進會和賓縣農民合作協會會長,現任賓縣常安鎮營口村黨支部書記、賓縣小農夫蔬菜專業合作社監事長。
1999年7月,我在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畢業後,在黑龍江省人大常委會主辦的《法治》雜志工作了6年,又在省政府新聞辦主辦的《伙伴》《今日黑龍江》雜志工作了7年。十幾年的打拼,先後擔任過記者、編輯、外聯部主任,執行主編等職務,連續十二年參加黑龍江省兩會和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的采訪報道活動,在新聞界也算有了一點小小的名氣。其間2009年我創辦了哈爾濱市伙伴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在哈爾濱市區相繼擁有了住房、車子和屬於自己的公司。作為一名從農村走出去的農家子弟,我也步入了白領的階層,過上了衣食無懮的生活,本應知足而樂。
作為一名生於農家,長於農村的農家子弟,我的骨子裡流淌著農民的血液。多年來的記者生涯,我行涉於省內各地市縣采訪,每每與農民攀談,都有一種油然而生的親切與感動。對於國家惠農政策也看在眼裡,贊在心裡,不時萌發了一種回鄉創業的衝動。
2012年春節,我回到賓縣那座生我養我的巴掌大的故鄉——營口村探親,看到家鄉的景色依舊,而是與我從小的玩伴和同學卻依舊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按照原始的模式去勞作,依舊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類似於原始的生活。看著那麼多當年漂亮的媽媽也都變成了老媽媽,而家庭的原貌卻沒有多大改色,而我的那些一同成長的兄弟們已經失去了往昔清純,風華正茂而又激情四射的精神面貌已一去不返了,唯一變化的是他們更加的熱情把我當作了曾經很陌生的客人,而不在像是曾經的玩伴,在他們的臉上寫滿著更多的滄桑與無奈。我看在眼裡,疼在心裡,並下定決心要用自己的努力來為生我養我的故土和曾經給與我們溫暖的媽媽們,以及與我一同成長而又共同嬉戲了十幾年的兄弟們做點力所能及的事。大家對我回鄉創業的想法,也是相當的歡迎。也正是這次探親,又一次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
回哈後,農村的每一個畫面都烙印在我的腦海中了,總是揮之不去。回鄉創業的願望也更加強烈。2012年4月,在家人一致反對的情況下,我拜別了領導的挽留,毅然辭去了雜志社的工作,真正的回到了家鄉,開創了合作社創業的歷程。
創業之初,對於一部分村民的不懈與不理解,不敢參與這一現實,我鄭重承諾,大家跟我乾,賠了算我的,賺了算大家的。幾經努力,纔有了一部分村民與我共同的開創了事業。對我而言,創業的歷程也是經歷了相當的一個艱難過程,雖然生於農村,但是對於農業所有知識我卻知之不多,作為一個門外漢,我也是從零起步,通過向農民學,拜訪專家學,現代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等多種方式去學習,更為重要的是,老百姓總是用著異樣的眼光偷偷看著我,像是看著一個犯人。通過幾年的努力,我帶領大家成立了賓縣小農夫蔬菜專業合作社,注冊了『老營口』品牌,通過我的努力、辛勤和汗水,以及我用十幾年積累的人邁關系努力的經營著我們的合作社,終於通過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帶領大家走向了發家致富的道路,我也用自己的行動踐行了當初回鄉創業的承諾,合作社從當初的9人發展到102人。我們合作社也從145畝的園區發展到耕種3000多畝的果菜、木耳和烤煙與一體的具有規模的合作社。幾年來,我終於可以驕傲的說,我已經成長為一個現代新型職業農民了。我的努力和表現也得到了鎮黨委和全體黨員的一致認可,在2014年的村『兩委』換屆選舉中,我滿票當選為營口村黨支部書記。賓縣小農夫蔬菜專業合作社也被黑龍江省農委授予『黑龍江省農民創業示范基地』榮譽稱號,著名影視明星張國強在我的應邀下出任『老營口』的形象大使。
下面就向大家匯報一下我創業的具體情況。我匯報的題目是:
加快農業結構調整 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2016年,營口村注冊的賓縣小農夫蔬菜合作社被黑龍江省農委、省勞轉辦授予『黑龍江省農民創業示范基地』榮譽稱號;相繼,著名影視明星張國強出任賓縣小農夫蔬菜合作社形象大使。
眾所周知,張國強因出演《我的團長我的團》、《我的兄弟叫順溜》《士兵突擊》《唐山大地震》《永遠的忠誠》《推拿》《無賊》《三八線》《大掌櫃》《我們隊伍向太陽》《1945黎明之戰》和即將在央視熱播的反映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股份農民》等多部電視劇而風靡全國,成為家喻戶曉的公眾人物。
那麼,一個小小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是靠什麼樣的成績和魅力獲得了如此的殊榮,而又贏得了影視明星的青睞呢?
一是適逢迷途破雲霧,昂首奮蹄自放韁。常安鎮營口村地處賓縣縣城東南29公裡處,面積20平方公裡。營口村現有6個自然屯7個村民小組,548戶2231人,耕地11700畝。其中種植烤煙2013畝,樹莓860畝,水稻1000畝,果菜1000畝,經濟作物種植面積佔全村耕地面積的45%,僅烤煙一項年可增加收入近千萬元。近年來,營口村黨支部在鎮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多次召開黨員和村民代表大會,研究產業結構調整,逐步探索出了一條立足自身實際,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發展道路。
合作社創業之初,在土地、資金、技術、設施等均不足的情況下,始終堅持整合資源、合作經營、齊心協力、抱團取暖。先後流轉土地1945畝,采取『財政擠一點、向上爭一點、農戶籌一點』的方式,充分利用政府以獎代補和省市農業部門產業項目扶持專項補貼政策,籌措資金300萬元,嚴格按照項目規劃和國家標准,建成單體672平方米鋼架塑料大棚41棟,單體680平方米育苗溫室2棟,掛袋木耳大棚20棟,打造了145畝現代休閑農業示范園區和裸地果蔬和樹莓種植面積1800餘畝,並逐漸實現了水、電、路、渠等基礎設施全部配套。10餘名技術骨乾深入田間地頭,吃住在大棚,連續幾個月搞攻關、育良種。經過幾年辛勤努力,蔬菜基地已經初具規模,由專項扶持資金建設的溫室等固定資產及其互聯網+、商標等產權由社員和貧困家庭共同管理、利益共享。現蔬菜基地年均生產銷售果菜1000多噸,實現銷售收入700萬元,純收入450萬元,年解決勞動力就業120餘人,帶動貧困戶12戶脫貧。同時,還帶動周邊農戶和貧困家庭發展果菜和樹莓6000多畝,每年可實現收入3000多萬元,累計轉移、培育新型農民500餘人,輻射帶動周邊農戶500餘戶,果菜和樹莓產業已經成為當地遠近聞名的富民產業。
二是櫛風沐雨創偉業,與時俱進譜華章。營口村的乾部群眾始終不滿足於已取得的成績,面對風雲變幻的市場形勢和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一方面攜手賓縣職業教育中心共同打造生產和培訓基地,以縣農技推廣中心為依托,邀請了東北農大和省農科院專家教授進行技術指導,組織社員和貧困家庭代表到山東的壽光、浙江的義烏、廣東的揭陽市參觀學習蔬菜和電子商務,到本省牡丹江的東寧、寧安、海林、林口等地學習種植黑木耳技術。並與黑龍江省龍盛牧業永源養殖基地合作,發展循環經濟,采用綠色防控和滴灌設施,推廣有機肥和生態循環栽培技術,使用生物農藥和高效低毒農藥,使蔬菜生產實現了科學化、標准化和無公害化;另一方面與北京中天利達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賓縣天惠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北京天通偉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分別簽訂了訂單銷售協議,形成了『互聯網+企業+訂單+合作社+社員』發展模式,使企業與合作社進一步與菜農結成風險共擔、利益均沾的經濟共同體,增強了抵御風險的能力。經過長期努力和發展, 2016年,賓縣小農夫蔬菜專業合作社注冊的『老營口』牌綠色果菜和有機木耳一經上市,便以其品質優良、口感脆嫩、營養豐富、質量安全的獨特優勢,迅速搶佔了本地和哈爾濱各主要批發市場,出現了排隊搶購的火爆場面,著名影視明星張國強應邀成為賓縣小農夫蔬菜合作社的形象大使,為宣傳、推動其產品奠定了基礎。『老營口』牌木耳等產品在北京天通苑小區等連鎖超市進行了線上和實體店的經營銷售,產品已遠銷至北京、天津、海南、深圳、蘇州等大城市以及韓國、日本、俄羅斯、阿聯酋等國家,『北菜南銷』目標已初步實現。
探尋營口村產業結構調整的背後故事,那就是離不開黨的富民政策。幾年來,常安鎮黨委以加快小城鎮建設和美麗鄉村建設為契機,全力的推動產業項目調整。在常安鎮形成了四個萬畝產業:一是以營口村、雙榆村、長嶺村為主的萬畝烤煙產業,二是以光恩村、長興村、鞍山村為主的萬畝地產果產業,三是以賓陽村、大興村為主的萬畝水稻產業,四是以光恩村、常安村、永增村為主的萬畝樹莓產業。在鎮黨委的資金、技術、政策的支持下,營口村全面的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全力的推動農業結構調整、發展四元沿路經濟,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打造綠色生態家園,這也是營口村崛起的強力引擎和強村富民的澎湃動力。三年來、營口村先後被評為『哈爾濱市文明村』、『黑龍江省生態村』、『黑龍江省文明村』『黑龍江省農民創業示范基地』等榮譽稱號。鑒於鎮黨委的堅強領導,結合我村交通,氣候等優勢。在縣委、縣政府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的政策指導下,在常安鎮黨委的鼓勵扶持下,我們把零散種植的32戶菜農集中起來,成立了『賓縣小農夫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 注冊了『老營口』品牌,發展大棚果菜和木耳種植。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風雨同舟,更見壯志豪情。
2017年,在常安鎮黨委調整產業布局的整體部署下,我們以小農夫蔬菜專業合作社為依托,掛袋和地擺木耳達150萬袋。加快建設毛桃、油桃、苹果、葡萄以及生姜、草莓,甘蔗,西瓜、香瓜為一體的試驗示范園區,全力的把小農夫打造成哈東地區最具南國濃郁鄉土氣息的農業采摘基地和示范園區。
改革開放,黨政鋪就致富路;科技興農,攜手快步奔小康。幾年來的生產實踐,我們在帶動村民通過產業引領致富的道路上積累了一些工作經驗,獲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這些都要得益於黨的政策扶持、得益於省市縣直相關部門的鼎力支持、得益於專家教授及同行們的精心指導,營口村那扇虛掩的大門已經向四海賓朋敞開,誠邀各界領導和朋友常到賓縣小農夫蔬菜專業合作社指導工作、投資興業;休閑采風、旅游觀光。我們將帶領村民,努力的把營口村打造成為『小河流水涓涓,果菜稻谷飄香,樹莓碩果累累、烤煙燦燦生輝』的美好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