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4日訊(記者陳顯春那鵬翔孫曉銳)齊齊哈爾沃野平疇、四季分明,空氣、水、土壤狀況優良,具有發展生態農業和生產綠色有機食品得天獨厚的優勢。由於地處高緯度,病蟲害輕,化肥農藥施用量分別是全國平均水平的60%和30%,目前全市有綠色食品國家級原料基地1280萬畝,綠色食品原料產量800多萬噸,綠色畜禽飼養量700多萬頭(只)。
舒達源天然蘇打水生產線本。
2002年8月齊齊哈爾被命名為『中國綠色食品之都』,成為國家重要的綠色食品生產基地。已連續四年被評為『中國十佳食品安全城市』。全市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數量已達11大系列1538個品種,9個縣(市)區獲得17個『中國特產之鄉』稱號。年加工綠色(有機)食品80多萬噸,在全國各大中城市設立百餘個銷售網點,綠色食品銷售市場遍布全國各地以及日本、沙特、俄羅斯等國家。因處於五大連池火山構造帶上,地下水富含多種礦物質,天然蘇打水貯藏豐富,被命名為『中國蘇打水之鄉』,現已探明儲量30億噸,可連續保護性開采600多年。
原生態牧場榨乳車間。
每年金秋八月,中國(齊齊哈爾)綠色食品博覽會在這裡隆重召開,中外賓朋雲集鶴城,綠色食品之都的美譽讓齊齊哈爾聲明遠播,綠色生態農業讓齊齊哈爾農業經濟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齊齊哈爾市是『綠色食品之都』,經多年發展,食品加工產業已呈現出品類比較齊全、技術不斷進步、產品日益豐富、網絡基本健全的特點。現已形成玉米、大豆、馬鈴薯、水稻、雜糧、白酒、乳制品、肉制品等八大類。以構建現代食品產業體系和食品安全建設為中心,以『互聯網+』與食品加工產業相結合為突破口,以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依托,以引進項目、技改昇級、創新營銷模式為重點,充分利用全市農副產品資源優勢,壯大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食品加工企業集群,培育具有影響力和特色的食品品牌,引導食品加工業向『產品結構多元化、品種檔次高端化、產業形式基地化、生產技術高新化、企業規模大型化』方向發展,構建核心突出、園區配套、功能完善、體系完整、品牌影響力強的發展格局。
今年以來,全市共推進食品加工產業項目19個,比年初確定推進項目增加12個,其中,新開工12個、續擴建6個、原定開工項目1個。總投資27.8億元,2016年計劃投資12.2億元,分別是計劃的278%和182%。目前已完成投資6.94億元,佔全年計劃的57%。
【專題】砥礪四十年 奮進看鶴城
【專題】2017 網絡媒體看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