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一代名臣包拯匡扶正義的故事廣為流傳,但他不當縣官當稅官的故事則鮮為人知。據《宋史》記載,包拯中進士後,被任命為建昌知縣,因父母年邁出不了遠門,所以就沒有去就任。後來,包拯擔任過轉運使等主管財政、稅收的官職,包拯當專職稅務官員的時間雖然不長,但他一生都在關注稅收,一直致力於減輕稅收負擔、改進稅收制度。
包公任宰相時,宋仁宗對西夏用兵,財政發生困難,就用折變的辦法征稅。所謂『折變』就是收稅時隨意把某種實物折合成另一種實物,或者折合成現錢,折來折去,往往使農民多繳幾倍的稅收。比如,江浙、淮南等地的夏稅,一律折合現錢,小麥每斗100文。可是,農民沒有現錢,只好賤賣小麥,每斗纔賣得二三十文,家家愁苦不堪。包拯主管全國稅收後,四次向朝廷奏報力主免除折變,讓農民仍按實物完稅。得到了官方的認可後,受到農民的熱烈歡迎。
國內國際 |
|
|
|
社會法治 |
|
|
|
娛樂體育 |
|
|
解釋函數[__latest_model(/sports/sczj/,1,2,1,/manage/small_template/smtem_pic12080tit.htm)]時出現錯誤:[根據目錄:/sports/sczj/無法映射到一個具體的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