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27日訊(記者楊帆)『營改增』自2013年8月1日試點到2016年5月1日起在全省全面實施,記者走訪了『營改增』涉及的金融業、建築業、房地產業、生活服務業等企業,了解『營改增』給我省企業帶來的變化。
全省金融業八個月減稅近4億
『這幾年金融企業經營壓力大,同業競爭激烈,營改增使企業享受到了政策紅利,降低了企業負擔,緩解了金融企業的壓力,讓我們輕裝上陣。』龍江銀行有關負責人這樣評價營改增支持企業發展的積極作用。營改增實施過程中政策導向清晰,為企業用好政策、加強管理提供了有力幫助。『相關文件下發後,明確了金融企業征免稅地帶和征免稅項目分類。針對金融業貸款服務、直接收費金融服務、金融商品轉讓以及金融行業的免稅收入范圍做了詳細的列舉。而後,又進一步明確了金融同業往來利息收入、村鎮銀行簡易辦法征稅等等,為金融企業提供了全面、有力的稅收管理依據。截至2016年末,龍江銀行累計減輕稅負1.05億元。
記者了解到,金融企業營改增前繳納營業稅,稅率是5%,營改增後繳納增值稅,稅率是6%,從數字看稅率增加了一個百分點,但是營業稅是按照營業收入的全額征稅,而增值稅是將原來營業收入的全額實行價稅分離,按照不含稅的營業收入征稅,且可以抵扣進項稅額,同時隨著國家支持金融業營改增稅收政策的相繼出臺,企業實際稅負不昇反降。據統計,2016年5-12月,全省6412戶金融企業實現減稅3.7億元,總體減稅面達94%。
可抵扣進項稅額打通企業收支各環節
牡丹江大福源酒店有限責任公司財務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改征增值稅後,酒店的稅率變成6%,比原來提高了1個百分點,原本預計一年要增加稅金5萬元。』但是在國稅部門的指導幫助下,企業管理層適時調整了部分經營業務,從門店租賃、酒店裝修、農產品采購,到水費、電費、物業管理費等等,都盡可能取得可抵扣的發票。企業的可抵扣進項稅額逐步增加,企業稅負也在不斷下降。2016年5月至今,『營改增』共計為企業節約稅款近17萬元,稅負下降近40%。
『營改增』倒逼企業規范財務管理
『為了盡快適應新稅制的要求,我們企業內部專門進行了優化,相應調整和修改了內部管理程序和系統,規范對增值稅發票開具和使用環節的管理,並且先後將物流、倉儲和研發等非核心輔助性環節分離出來,成立獨立公司,分別核算,有效降低了經營成本。』雙鴨山市長山公司負責人趙先生說,增值稅鏈條的全面打通,推動了企業經營的專業化分工,區域產業結構將得到持續優化。
記者了解到,營改增全面推行,倒逼企業規范財務管理,無形之中推進了各個行業的規范有序發展。
據統計,自2013年8月實施營改增以來,全省增值稅納稅人已累計減稅129.4億元。營改增在發揮減稅效應帶動宏觀稅負整體下降的同時,促進了專業化分工和產業結構轉型昇級,提高了出口企業競爭力,有效支持了工業特別是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