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7日訊(曹平平 趙慶 記者 陳顯春)去年,蘭西糧食總產實現十一連增,達到23.5億斤,增幅全市第一。被農業部納入百名“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與集成示范基地”之一。綠食品認證產品4種,品牌4個,使用綠色食品標識產品6個。
該縣依據距哈爾濱市較近的區位優勢,重點圍繞“米袋子、菜籃子”工程,建設特色產業種植基地。
在基地布局上,把長崗、長江做為綠色、有機水稻生產重點區域,按照百畝成方、千畝連片的原則,建設綠色水稻生產基地、河順有機水稻生產基地,發展綠色水稻3萬畝,有機水稻2萬畝。
把榆林、康榮、蘭西鎮、奮斗、紅星、紅光做為發展瓜菜生產的重點區域,建設無公害香瓜、西瓜、馬鈴薯、大蔥、菇娘、茄子、辣椒生產基地,無公害瓜菜發展到30萬畝。
把北安、蘭河、臨江、遠大、平山、紅星、長崗、燎原、星火作為雜糧生產的重點區域,建設無公害小米、雜豆生產基地。全縣無公害農產品基地發展到170萬畝。
綠食品認證產品4種,品牌4個,使用綠色食品標識產品6個,企業認證綠色食品基地面積5萬畝,綠色食品加工量1.2萬噸,產值8000萬元,發展綠色食品基地監控面積60萬畝。
繼續推進500乾部聯鄉駐村入戶,“搞合作、調結構、創品牌、長科技、找能人、增收入”。各類種植合作社、種植大戶、家庭農場、涉農企業帶動土地規模經營170萬畝,種植瓜菜19萬畝,東糧、中菜、西牧格局進一步鞏固確立。與中信集團簽訂了300萬畝土地信托化改革合作框架協議。
全縣7萬農民走出土地,進城務工、經商販運。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先行先試,落實農開、扶貧、水利等農業基礎項目11個。
在發展現代農業的進程中,該縣清醒地認識到,只有充分發揮現有的農業資源優勢,纔能構建起適合自身發展的新型農業產業體系。為此,該縣按照專業化生產、區域化布局的思路,把建設農業基地與發展主導產業有機地結合起來,共同推進全縣業逐步走向現代化和產業化。
|